网站建设,网站推广,网站定制,erp软件定制- 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jp | English | ge | cn
推广服务 资讯推广 地方文旅

朝阳区翻译,展映,影迷,上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

2024-06-29 8854

6月23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期间展映了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461部影片,举办了近2000场展映,其中小语种影片不在少数。

在影院的观众很少有注意到,这些影片的中文字幕大多是由人工手动操作播放,他们就是上影节的电影字幕操作员(以下简称字幕员),而这份工作完全是无偿的志愿工作。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到了这些幕后工作者,听他们讲述这份看似简单、“福利”多多却又如履薄冰的工作,和他们的与电影的情缘。

手动放字幕要求英语六级以上

上游新闻记者在一份字幕员招募启事中看到,要求十分简单:热爱电影,服从组委会安排,时间充裕者优先,有字幕操作经验者优先。外语要求:英语至少六级及以上有其他语言能力者优先。

很多影迷很难想象,参与国际电影节的影片竟然需要这种人工手动的方式播放字幕。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翻译的字幕同步呈现在影片上,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将字幕内嵌入影片,比如参加展映的好莱坞大片,发行方与片方会为中国观众制作中文字幕版本;二是采用同步字幕技术,用软件为字幕配好时间轴,电影放映时字幕自动显示在银幕下方的字幕机上。但如果参展影片拷贝或密钥寄送到电影节的时间太晚,工作人员来不及做时间轴,也就无法使用同步字幕技术进行放映了,因此上影节会招募志愿者进行手动“敲字幕”。将字幕一句句打在字幕机上,仍是国际电影节中多数外语片配字幕的形式。

记者从字幕员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今年为了提升影迷服务,优化试听体验,全市47家展映影院全部换上新字幕机,原先的荧光绿将变为浅色灰,视觉上更舒适,并且一个字符的故障再不会影响到同一行的其他字符。

据悉,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共有300多位字幕员参与,其中不乏参加过多次字幕员工作的资深影迷。

上海某高校戏剧表演类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小蔡告诉记者,自己从初中开始就成为影迷。“第一次在上影节看电影是高中毕业那年,自从来上海读研以后,除了日常高频率看电影以外,也非常喜欢参加各种映后场活动、电影艺术周活动等,到现在为止已经是第六次来上影节了,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字幕员的工作。”

字幕员小珂展示自己的工作证。 截屏

从2018年开始,上影节首次开放社会招募,不再仅限于本地高校。高中就去美国留学的上海女孩小珂告诉记者,自己从9年前开始,每年回国的时候都会来上影节看电影,今年是第一次参与字幕员的工作,也和小蔡一样参加了培训。

小蔡介绍:“老师会用字幕软件给大家讲解,并且通过实操来小测,每部电影在真正放映之前都需要自己反复熟悉和练习,尤其是手动txt字幕,由于需要一行一行发送。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我们会看熟电影,跟着内嵌字幕发送字幕并及时清屏,尽量保持中文字幕与内嵌字幕(或电影台词声音)一致。”

主敲和副敲都能看到观众

在电影节期间,字幕员会根据安排,背着电脑穿梭于多家电影院,在电影开场前就已坐在影厅内,这其中不乏最近完成升级改造的地标级影院,比如今年上影节新增的“93岁高龄”的兰心大戏院、《繁花》原著中反复出现的国泰电影院,还有去年装修一新的上海影城和老牌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

小蔡介绍:“我首先需要提前一小时到影院准备,包括测试字幕是否正常、确保电脑不会出现屏保以及在字幕文件后加上字幕操作员的名字等。随后就是播放反盗版声明以及跟着电影放映完整播放字幕,最后关电脑离开。如果遇上映后场就可以继续听互动,也算是放松一下。”

上影节字幕员的工作环境。 受访者供图

小珂表示,一场电影有两个字幕员:主敲和副敲。主敲负责放映影片的字幕播放,副敲则负责记录影片放映过程中的字幕问题,通报及处理有可能发生的放映事故,同时在主敲有意外情况不能进行字幕操作时及时顶上。

在上影节期间,小蔡总共参与了18部电影的字幕员工作,包括《以火之名》《死亡乐章》《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美国往事》《枯草》等。

上海某高校英语专业大三的小米告诉记者,自己一共参与放映了十部电影,其中两部是手动字幕,八部是自动字幕。“手动字幕跟自动的区别就在于手动需要每一条在演员说那句话的时候,通过字幕操作程序把它投放到字幕机上。自动程序你只需要开始踩准那个点,就会有时间轴,一条条给你播放上去,所以相对来说手动会稍微辛苦一点。”

在电影放映时担任字幕员的工作,显然无法像一个影迷一样去欣赏电影,但每个字幕员的感受却有所不同。小蔡表示,“字幕员是坐在屏幕的侧面,看的是近乎变形的画面,主要关注的是底下的内嵌字幕和自己发送的中文字幕,我非常在意播的字幕是否速度适中、是否可以让观众理解、是否对齐画面整洁等,所以这份志愿工作在给我带来成就感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责任感。”

小米则表示,作为字幕员更多的是和电影屏幕之间多了一个观众互动。“因为我们坐在侧边的角落,随时随刻都可以清楚看到观众的脸和反应,虽然我们提前看过电影,不会有那么多新鲜感,但是我很期待一些很好笑或感动的情节,现场观众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字幕员的工位。 受访者供图

回应“字幕之争”

不过在上影节期间,字幕问题还是引来了一些争议,有影迷吐槽了多部电影的字幕翻译不佳,甚至过于含蓄,削弱了影片本身的力量,一些影片还存在字幕时间轴与演员台词对不上等等。

小蔡坦承,翻译工作需要兼顾理解和美化的困难,作为字幕员一旦在审片过程中发现与内嵌字幕不符的翻译内容,也会向翻译组进行反馈。“他们有时还会因为与先前的片源不同的新版本片源,连夜修改翻译版本,蛮辛苦的。但作为一个影迷,我也希望能够看到平时院线没有的更多类型的电影,也希望听到还原人物性格、符合剧情发展的台词。”

小珂也表示:“电影节组委会从出排片到最后放映,中间的间隔时间非常短,几乎所有字幕工作都在此期间完成,我觉得有一些错误也在所难免。”

此外,电影最终放映版本与事先准备的字幕不同、或是工作人员不熟悉剧情、或是字幕机延迟或接触不良而中断等,也容易发生字幕不同步情况,影响到观众的观影体验。

小蔡表示,在工作中会发现片源与练习时看的样片有很多不同。,“有些地方没有内嵌字幕,有些地方又多出剧情和台词,需要立刻清屏,找和内嵌一致的字幕重新发送,那一刻真的有点紧张。有时候台词比较密集,又夹杂了文件里没有的字幕,真的会焦头烂额,觉得影响了观众的理解,自己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虽然有时会因种种客观原因被影迷吐槽,字幕员还是直言收获的乐趣远远大于辛苦,每当电影终场,字幕机上打出“谢谢观看”的字样,观众席里响起的掌声中,也有一部分是向本场操作影片的字幕员致意的。

“很少有观众会知道影院有字幕员,就是连我去年看电影的时候,都觉得字幕机是全部自动操作的,不需要人工协助。”小蔡表示,有一次分到一个很好看的电影。“有观众散场的时候,专门走到我们这边字幕员的工作位来,跟我们说了一句‘辛苦了’,这是让我最难忘也是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24日,上海影城最后一场展映结束后,字幕员让一句台词停留在字幕机上。受访者供图

24日上海电影节闭幕当晚,在不少影片的结尾,字幕都如往年一样打出了“明年再见”。今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印度影片《想象之光》,在上海影城使用字幕机的最后一场展映结束时,让观众们感动不已的一幕出现了,本场字幕员在主办方同意下,把这部片子的一句台词“我会想念这里”(台词中的第520行)一直停在了字幕机上,也成就了今年上影节展映活动中最温情的时刻。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