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5月8日报道,4月中旬,“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有网友对个别“已达硕博水平”的获奖作品产生疑问,对此,上海市科协回应称已开展调查核实。
据报道,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孩子的课题由从事科研工作的家长帮助操作,也有一些从事相关业务的第三方培训机构参与其中。这些机构宣称可以提供动手实验、写研究报告、查重查新等服务,还有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博士生担任孩子导师,甚至还能帮忙联系高校教授对孩子进行指导。
中小学生科创比赛获奖也并非首次引发争议。此前有媒体报道,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学一名小学生所作的《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曾引发网友关注。后经调查,专家组认定该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该项目所获奖项被撤销,奖牌和证书被收回。
中小学生科创比赛举办的本意,是希望借助赛事激发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发现更多拥有科研潜力的孩子并为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和发展空间,为国家选拔培养一批科研后备人才。
然而由于参加相关比赛能获得荣誉,还有部分赛事会对孩子升学产生影响,便出现了家长过度参与的现象,也使得一些第三方机构从中嗅到了商机。与此同时,部分赛事缺乏一套客观公正的评审规则,赛事组委会未能对比赛进行有力监督,使一些比赛逐渐“变了味”。
上述情况的发生反映了部分家长过度重视荣誉,对比赛抱有太过功利性的目的。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而不应成为孩子科研活动中的“枪手”,遏制此类乱象,还需要家长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把科创比赛还给孩子自身。
此外,有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厘清比赛与升学的关系,加强监管,切断比赛与第三方机构之间的利益链。赛事主办方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公平的评审机制,注重考察学生在项目中的具体参与情况,使学生的参赛项目能够得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同时教育部门也需要在青少年中间多多开展追求学术诚信的宣讲活动,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科研精神。只有让孩子们懂得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才能更好地传达科创比赛的意义,同时为国家选拔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担当的科研人才。
上游新闻 齐鑫
友情链接:
百度推广 | ERP定制 | 弹性云 |
叉车租赁 | 叉车服务 | ERP服务 |
企业管理 | 企业推广 | 考勤系统 |
上海
黄浦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北京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密云区 延庆区
天津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滨海新区 宁河区 静海区 蓟州区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山西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