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快报》周刊网站4月9日刊登题为《“特朗普关税后,一场新的灾难正等待美国”——专访全球化和发展专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伊恩·戈尔丁》的报道,记者是托马·马勒。文章摘编如下: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
记者问:特朗普的大规模关税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吗?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表示,“全球化已经结束,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伊恩·戈尔丁答:这是错误的。我们无疑正在经历全球化一个阶段的结束,并且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全球化指的是商品、服务、观点和人员的跨境流动,那么这么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的亚洲阶段,而大西洋地区正在倒退。在亚洲,贸易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劲,而且由于美国的撤离,贸易流动将会进一步增加。
当然,这也不是全球化黑暗一面的终结。全球变暖不会因为关税而减缓。随着特朗普挑战管理流行病风险的机构,大流行病的传播将会增加。冲突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因为保护主义只会加剧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此,特朗普会加剧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问:作为美国自二战以来主要优势之一的软实力,特朗普在多大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
答:特朗普已经在削弱美国的“硬实力”。特朗普上任时,美国经济是强劲的,但这些关税是一场灾难。美国花了80年时间来建立“软实力”;现在,摧毁这种“软实力”花了70天时间。其影响将是长期的,至少在一代人的时间内都有影响,因为建立信任需要很长时间。
今天,贸易协议和自由贸易协定会在一夜之间被撕毁,没有人再信任美国。因此,“全球南方”国家只能与美国保持距离,而这只会增强中国、印度或俄罗斯的影响力。
问:特朗普是否在给主要对手中国送上礼物?
答:在特朗普惩罚美国经济的同时,中国将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拜登的《芯片与科学法》试图延缓中国发展,但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开发电动汽车或人工智能模型上的速度有多快。
欧洲关注大西洋两岸太多了。但是我们已经看到,美国是一个多么不可靠的伙伴。同样明显的是,全球经济的未来正在向东转移。如果其显现出战略意义,欧洲将深化与整个亚洲的关系,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当然也包括中国。欧洲不能再简单地追随美国的脚步。
问:特朗普声称,作为关税带来的痛苦时刻的回报,他将使美国再工业化。
答:这是一种幻想。首先,再工业化需要很长时间,不可能在一天或一周内完成。建造一座工厂可能需要10年时间,而这些工厂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投资,而投资往往来自国外。这些工厂不仅服务于美国市场,也服务于全球市场。如果世界其他国家与美国打贸易战,这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最重要的是,如果工厂搬回美国,它们将不再雇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因工厂搬迁而失去工作的人。现在,一切都是自动化的。制造业的新投资集中在机器上,而不是人。新工厂不会为投票给特朗普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工厂可能会在美国重新建立,但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
延伸阅读
媒体:特朗普豁免关税是认可中国实力 不豁免更是机会
特朗普政府到底会不会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征收“对等关税”?这几天,一些为苹果、特斯拉等美国公司供货的中国商家,密切关注着美国政府低调豁免电子产品关税后又矢口否认的闹剧,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香港《南华早报》4月14日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此前对部分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低调豁免实际上是一种认可,承认了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产品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其13日态度又发生转变,这种反复无常对于中国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让中国企业有时间依靠市场驱动的解决方案去突破关键瓶颈。
特朗普政府对豁免电子产品关税的态度反复横跳 图为中美博弈示意图
当地时间11日晚,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低调修改税则,豁免了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征收的“对等关税”。这一豁免没有将中国产品排除在外。分析人士对《南华早报》表示,此举似乎是对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产品供应链中不可或缺地位的认可。
根据美国普查局的数据,2024年,美国总共进口了价值约1000亿美元的被豁免电子产品,约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3%。所有被豁免产品的进口总额中有26%来自中国,其中81%的智能手机和78%的电脑显示器都来自中国。
美国《纽约时报》12日指出,生产iPhone、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工厂深深扎根于亚洲,尤其是中国,如果没有强硬的外力激励措施,这些工厂不太可能搬迁。
2017年,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参观中国工厂 苹果公司
“苹果的供应链仍然严重依赖中国珠江三角洲企业的精密制造能力。”中国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分析称,这些现实迫使华盛顿做出让步,就像当年对钢铁的关税豁免一样。
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分析称,特朗普政府对这些“比较显眼的物品”提供的豁免,可能是出于保护特朗普和其共和党盟友政治利益的考量,这些产品对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随着特朗普不断提高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许多美国消费者担心企业可能很快会开始涨价,纷纷跑去商店抢购iPhone、冰箱等高价商品。美国《华尔街日报》14日称,这些产品在美国没有替代品,而且由于近年来高通胀对消费者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涨价也不得人心。
就在科技行业欢庆“梦寐以求的场景”终于到来之时,特朗普当地时间13日又突然改口,称他们并未宣布任何关税“豁免”,相关产品只是被转移至另一个关税类别。他还称,美国将在“不久后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审查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供应链”。
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证实,电子产品面临新的关税 视频截图
外媒普遍解读称,特朗普此番表态表明更多对电子产品的关税正在路上。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同日也在采访中呼应了特朗普的表态,称目前的豁免只是暂时的缓期执行,这些电子设备将在未来几个月面临单独且“不容谈判”的关税。
《南华早报》分析指出,华盛顿的最新声明强调了美国的长期战略仍是打压中国,豁免可能只是他们的短期战术撤退。
而且,一些中国中小制造商告诉该报,无论特朗普是否对部分电子产品和零部件豁免,他们几乎不会获得任何好处,因为目前三位数的关税实际已切断了出口。
泳池机器人制造商Hippobot Technology联合创始人李马克(Mark Li)表示,这次豁免主要针对的是精密仪器等高端电子产品,而且“门槛其实相当高”。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建议,就算美国有豁免,中国企业仍需主动调整其市场战略。现在很明显,“美国仍在坚持其让制造业回归的目标”,那么中国企业“应该有一个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的长期规划,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短期的应急措施”。
朱克力则认为,华盛顿政策的反复无常可能在中期对中国制造商有利,一旦跨国公司意识到可以通过游说取消关税,它们重组供应链的紧迫性可能就会降低。
“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增强产业链的韧性,依靠市场驱动的解决方案突破关键瓶颈。”朱克力说道。
分析人士对《华尔街日报》表示,这些豁免凸显出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混乱本质。通常情况下,科技公司高管不会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但自今年2月贸易不确定性激增以来,只有包括美国惠普公司和戴尔科技集团在内的少数几家科技公司公布了业绩。这些科技公司警告称,关税不确定性将对其业务造成冲击。
法兰西24电视台14日分析指出,当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其随后的逆转冲击美国经济——投资者抛售美债、美元暴跌、消费者信心猛跌的时候,中国一直在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稳定的角色,取代反复无常的美国,吸引那些被美国带来的全球经济风暴惊吓到的国家。
对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修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商务部发言人已就此表明中方的态度。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国滥施关税损人害己。我们敦促美方放弃极限施压的错误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