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网站推广,网站定制,erp软件定制- 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jp | English | ge | cn
推广服务 资讯推广 地方文旅

连江版权,侵权,抄袭,生图,剽窃,著作权,署名权,权利人,打不完的官司

2024-09-28 3993

在当前这个AI遍地走、门槛近乎无的时代,如果你还没有试过用AI生成图片或视频(以下统称AI生图),那确实有点不够“潮”了。

与其他新技术一样,AI生图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争议,一路鲜花与荆棘相伴。支持者视它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反对者视它为洪水猛兽。特别是近两年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AI数据大模型横空出世,AI生图已成为刷屏时尚,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追捧。它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惊奇、抚慰的同时,也必然暴露出诸多荒诞不堪、令人生厌、甚至违法犯罪等负面问题。

AI本无罪,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只有坚守伦理和法治底线,技术才能更好造福人类。今天,上游新闻推出“AI生图五大乱象”专题报道,聚焦近年来AI生图领域里暴露出的种种乱象,追根溯源、剖析因果,探索解决之道,以期对AI产业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今年9月5日,网友“弱冠年华”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帖称,多个AI博主推广的“假装在旅行”AI生成器,疑似使用了其原创作品进行训练——该AI生成器通过上传照片生成漫画人物形象,但生成的人物形象与“弱冠年华”的画作高度相似。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也再次让AI技术引发的版权问题成为创作者关注的焦点。

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注意到,当前,使用AI生成图片和视频即AI生图,已然成为社交平台上一种时髦潮流。然而,AI生图背后的侵权风险频频被曝出,也引发了越来越多创作者的维权行动。

据报道,截至2023年6月,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与AI相关的裁判文书多达4200余份,其中涉及AI侵权的文书有640余份,占比约15%。

AI生图是否拥有版权(著作权)?普通人搬用AI生图是否会吃官司?AI平台本身可否成为侵权者?在AI生图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尽可能避免侵权和被侵权?

AI也侵权?插画师发帖声讨AI平台

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生图虽然让人们享受了科技带来的创作自由,但也让原创者面临巨大的版权风险。

9月5日,网友“弱冠年华”在社交平台个人主页以“插画师的悲哀,我被Ai刺(赤)裸裸地抄袭了”为题,讲述了自己作品被AI生图侵权的经历,并展示了AI生图与其原画的对比图。

网友“弱冠年华”在社交平台展示AI生成图与其原画的对比。网络截图

上游新闻记者从上述对比图看到,AI生成的漫画人物,不仅在眼镜、草帽、衬衫等外观细节上与原画相似,甚至行为、动作也如出一辙。对此,“弱冠年华”在评论区感慨道:“这些AI生成的人物脸型、动作,和我的画几乎一模一样,显然是利用了我的作品训练AI模型。”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支持“弱冠年华”的维权主张,认为AI生成器侵犯了创作者的版权。针对这起争议,9月6日,某AI平台在评论区回应称:“由于涉及复杂的法律判责情况,我们将尽力协助各方沟通处理。”

不过,平台并未正面回应是否使用了未经授权的作品进行模型训练。对此,“弱冠年华”在后续声明中表示,当前版权保护机制的不完善,让许多创作者面临无力感,“我并不是担心AI技术替代我们,而是现有的版权保护机制还远远不够。即使这些作品并没有用于商业盈利,我也希望平台能够尊重原创,永久下架这些未经授权使用的模型。”

AI生图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也对版权保护提出了挑战。许多创作者担忧,自己的作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用作AI模型训练的素材,导致AI生成内容与原作相似甚至完全复制。

9月20日,上游新闻记者通过社交平台私信功能,分别联系了涉事博主“弱冠年华”和某AI平台,但截至发稿前,没有得到回复。

插画博主“CZH-时光机”称,自己创作的童年插画系列,被AI“抄袭”了。图片来源/个人微博

公开报道显示,网友“弱冠年华”的经历并非个例。今年6月20日,全国首例涉及AI绘画大模型训练著作权侵权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4名原告插画师将AI绘画大模型平台和内容分享平台告上法庭。

“我每张画大概需要画4-5天,辛辛苦苦地构思,一笔一笔地画,然后就被别人‘投喂’到AI大模型,一键生成,就成了别人的作品。”原告之一、插画博主“CZH-时光机”称,自己创作了童年插画系列,结果被AI抄袭了,“那些图的风格基本全改了,但在构图设计上,一看就是我的图,它还写着是原创绘画、原创插画。”目前,该案件尚在进一步审理中。

AI被侵权:AI生图满足条件就有版权

AI生图被人投诉侵权,如果有人利用AI生成图片和视频,本身是否享有版权,受法律保护呢?

今年8月26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国内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案入选。

国内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案,法院判决AI生图如满足条件就享有著作权。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该案原告李某某使用某开源软件,通过输入正向、反向提示词,设置迭代步数、图片高度、提示词引导系数等,生成涉案图片“春风送来了温柔”后发布在小红书平台。被告刘某某在百家号发布文章,配图使用了涉案图片。

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涉案图片系原告利用生成式AI技术生成,具备“智力成果”和“独创性”要件,被告侵害了原告对涉案图片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署名权(均属著作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元。

该案的典型意义在于:首次明确了利用AI生成内容若符合作品的定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则应被认定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AI卖课程也可能侵权

在AI满地走的今天,AI教学课程一直热度不减。在社交平台上,五花八门的课程广告甚至宣称“只需几百元即可迅速掌握AI技能”。这些课程真的靠谱吗?

今年2月22日,靠直播售卖AI课程获得巨额收入的自媒体博主“李一舟”,再度登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其用于售卖AI课程的微信小程序“一舟一课”,因违反规定被暂停服务,相关课程也已下架。

实际上,此前已有不少购买李一舟AI课程的学员发文表示不满:内容“注水”严重、附加收费套路多、缺少售后及退费渠道……

李一舟AI课程的另一大争议,在于一舟智能网站涉嫌盗用AI绘图模型进行营利。

2月21日,一份聊天记录显示,有个人创作者将创作训练的AI绘图模型,发布在一家AI原创模型分享社区网站上,并声明不可转售模型或出售融合模型,随后却在一舟智能网站看到了同款模型。

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子骐认为,AI绘图模型属于创作者的智慧成果,具有独创性,应当受到(版权)保护。如果相关声明属实,一舟智能在未经允许情况下将其他创作者的AI绘图模型用于商业用途,已涉嫌侵犯相关创作者合法权益。

有律师称,AI绘图训练师尽管将相关模型公开发布,但实际保留了多项权利。如果一舟智能平台没有公示创作者就使用相关模型,则涉嫌侵犯署名权。尽管一舟智能声称对相关模型进行了“微调”,但二次开发同样涉嫌侵犯AI训练师的软件修改权;发布修改后的模型,则涉嫌侵犯AI训练师的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

AI生图时代如何保护版权

随着AI技术发展的迭代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版权纠纷事件出现。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著作权问题,涉及生成式AIGC平台、平台使用者和权利人等多方主体。那么这些主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

湖北百炼石律师事务所律师龚芬丽认为,要使AI生成的作品做到不侵犯他人版权,需要开发者、运营商和用户共同努力。特别是AI平台使用者,要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使用条款和协议,注意在生成作品中适当标注所使用的AI技术或模型。如果AI生成作品涉及他人的版权或个人信息权益,用户还需要确保已获得相关权利人的授权或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作品权利人和AIGC平台,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孟奇勋建议,作品权利人可以保留好作品创作记录(底稿等)、在作品上署名、对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等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AIGC平台应当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依法依规开展数据训练,不得利用算法、数据、平台等优势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要建立举报机制,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并反馈结果,加强内容监管和关键词过滤等措施,使用具备合法来源的数据和素材,并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

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创作者和使用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复杂的法律问题。多位法律人士认为,作为一项新技术,AI生图带来了一系列的版权问题,目前在法律界和实践中还存在着广泛争议,国家在AI创作方面的相关法律亟待进一步完善。

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 部分内容综合长江云新闻、南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