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网站推广,网站定制,erp软件定制- 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jp | English | ge | cn
推广服务 资讯推广 地方文旅

福清贾汪,煎饼,徐州,小菜,汴塘,烙制

2024-12-05 1151

在徐州贾汪,煎饼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特色发展之路。煎饼不仅是贾汪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还是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今,贾汪区充分发挥煎饼文化辐射,推进煎饼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煎饼走出产业化之路

在贾汪,煎饼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食,一日三餐不可或缺。这个大伙眼中平常不过的食物,如今却成了村民们赚钱的新营生。

图源:贾汪发布

在贾汪区汴塘镇,该镇十几个村的村民几乎都会摊煎饼。但说起产业化之路,得益于三年前孟省村建设的标准化煎饼生产厂房,把村里烙煎饼的能手集中起来,制定标准化的生产规范和管理规程,把手工煎饼发展为村集体产业,开辟了一条强村致富之路。

来到汴塘镇孟省村煎饼坊标准化生产车间,亮堂堂的标准化生产车间里,地面干净整洁,8名身着蓝色工服的摊煎饼能手正在转动的鏊子上熟练地摊煎饼。包装车间里,两名女工正在给煎饼降温、装包、塑封,一批批品质上乘、包装精美的煎饼“整装待发”。“纯手工摊制是我们坚守的乡愁记忆,也是汴塘煎饼差异化运营和产业安身立命之本。”汴塘镇孟省村党支部书记说。

图源:贾汪发布

产业兴旺、技能先行,汴塘镇每年还举办煎饼技能大赛,不仅使从业者提升了技能,助力产业提速,更挖掘出了一批摊煎饼能手。村民王元风是煎饼坊中的一员,在贾汪区第四届煎饼技能大赛中,她2分钟摊了5张煎饼,平均摊一张仅用时24秒,而且摊出的煎饼“形如满月、薄如蝉翼”。

“我就在煎饼坊工作,平时一天摊130多斤,比赛能获奖,就是因为手熟吧。”王元风笑得合不拢嘴,“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时间也比较自由,不耽误照顾家庭,感觉很满足。”目前,汴塘煎饼坊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

煎饼搭上“专属直播间”

近年来,汴塘煎饼坊坚持走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运营之路,抢抓互联网直播新机遇,创新“标准化生产+电商+直播销售+线下销售”生产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双赢”。

“我们的煎饼选用5种杂粮,采用石墨研磨然后进行烙制,满屋的香气扑鼻……”在汴塘镇孟省村,一张桌子、一台手机、几台聚光灯、一台鏊子现场烙制,这些简易的装备组成了“汴塘煎饼”乡村直播间。邀请的专业直播团队边直播边为前来学习的村民做示范,孟省村村民李兰说:“我们跟学的学员,现在有三千块钱的保底收入,另外还有提成,加起来能达到六七千块钱一个月。”

图源:爱贾汪微信公众号

为了提高村民的直播技能,汴塘镇多次组织培训课程,内容涵盖直播技巧、农产品推广、网络营销策略等,帮助村民熟悉直播行业,提升致富能力。目前,孟省村煎饼坊线上每日能接到1000多个订单。

图源:爱贾汪微信公众号

而在汴塘镇河泉村煎饼坊,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烙制景象。操作间里的村民正在烙煎饼,一旁的直播人员一边拿着手机拍摄,一边在不停地接订单。煎饼坊启动以来,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同时与国企央企等进行合作,采用订单销售,每天生产量1500斤左右,带动村民20余人就业。

直播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汴塘煎饼销售提供了新思路,借助直播平台,煎饼的制作过程更加直观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让更多人通过直播了解汴塘煎饼、爱上汴塘煎饼,助推汴塘煎饼“走出去”,为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煎饼化身农旅特色产品

近年来,贾汪充分发挥汴塘煎饼文化辐射效应,把独具特色的乡土资源拓展为农旅融合特色产品,先后创立了汴塘煎饼展销中心和汴塘煎饼非遗体验馆,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煎饼文化。

汴塘煎饼非遗体验馆内有选材、推磨、摊煎饼、品尝等体验环节,游客可以来此沉浸式体验这项非遗技艺。“这里还贴心地安排了老手艺人,手把手教你摊煎饼。经过短暂尝试,没有任何经验的我基本也能摊成形。”游客表示,相对于大人喜爱体验摊煎饼,小朋友对石磨更感兴趣,在汴塘煎饼非遗体验馆内既有以前农家用的老式石磨,也有类似工艺品的袖珍石磨。

图源:徐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汴塘煎饼非遗体验馆集煎饼制作、品尝、销售于一体,工作人员一边带领游客参观,一边为大家讲解汴塘煎饼的历史。“以前光知道汴塘煎饼好吃,现在通过体验和工作人员的讲解,不但了解了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还明白了汴塘煎饼为啥好吃,非常适合带着孩子一起来。”游客说。

围绕煎饼产业,贾汪还借机开发副业。走出汴塘煎饼非遗体验馆,在煎饼坊门口,还有一个“小菜园”,临走前还能采摘,让游客有着更丰富的选择。小菜园的打造,是煎饼产业链条的延伸,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农旅体验。

文/崔欣

资料来源:贾汪发布、徐州日报、徐州三农微信公众号、爱贾汪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