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有媒体报道称,近日,有市民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时,发现门诊检验科的候诊区放置了27个共享按摩椅,这些按摩椅单个宽度要比医院常见的普通金属排凳大出30公分左右,导致有限的候诊环境被挤占。据悉,这样的按摩椅从门诊部一楼到七楼总数量共170个,占门诊候诊区全部座位约2/5。
近年来,共享按摩椅频频走进景区、电影院以及候车厅等公共场所,但却也屡屡因为"碍事"遭到诟病:因为并不便宜的收费标准,有乘客在候车时宁愿坐地上也不愿坐按摩椅;有人吐槽电影院的按摩椅"花钱体验一顿暴打",并不舒适;还有人质疑按摩椅的卫生堪忧,有消费者使用后全身发痒。
共享按摩椅,本质上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在满足人们差异化需求的同时,商家有利可图,这本无可厚非。有人逛商场逛累了,或者在医院看诊看累了,休息按摩一下也无妨。但如何让共享按摩椅不那么"碍事",还必须坚持适度原则,绝不能任其"攻城略地",甚至"反客为主",盲目挤占公共资源。
就拿医院来说,人们到医院去,是去看病的,并不是去按摩的。况且,医院人流量大,流动性也高,很多时候还需要跑来跑去办理各种手续,到底有多少按摩需求本身就值得商榷。反而是普通座椅既不占空间,能让更多的人有位置可以坐,还不存在所谓的消费套路和安全隐患,显然更适用一些。
对此,有患者就提出,普通座椅彼此相连,两个人的位置常常能挤下三个人,但按摩座椅不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医院公共资源的紧张。院方应多从患者角度考虑,着力提升服务质量,让就诊环境更舒适一些,而不是盲目引入"中看不中用"的共享按摩椅遭人诟病。据澎湃新闻报道,目前,上海十院已连夜拆除了按摩椅,并更换成常规金属排椅,更换后椅子的数量比之前增加了14%。看到公众需求,及时纠正,值得肯定,但安了又拆,如此"费力不讨好",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浪费,也违背了共享经济发展理念与初衷。
于是问题来了,"遍地开花"的共享按摩椅,到底怎样才不"讨人嫌"?事前的论证与研判当然必不可少,在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中取得平衡,合理规划数量和位置,才能"不碍事";与此同时,安装之后的运维管理和清洁保养同样重要,不能一安了事,任其沦为摆设,易造成资源浪费不说,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唯有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链条管理与监督,才能让共享按摩椅真正发挥作用,实现各方共赢。
特约评论员 喻若妍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