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会堂举行的2024西部科技创新生态发展大会上,重庆市气象局正式发布了“天资·12h”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
据重庆市气象局介绍,“大模型”由重庆市气象局与华为云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聚焦成渝地区致灾降水精准预报的迫切需求,将重点解决未来12小时内成渝地域上空强降水的精准预报问题。
致灾降水数值模式与人工智能融合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郁东表示,数值天气预报是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是现在最流行的技术,大模型把两者融合起来,解决2~12小时天气预报的难点,提升该时段预报的准确率,为预报员进行分析预报提供更多支撑。
据高郁东介绍,大模型在制作时专门融入了成渝地区的特点,“重庆本身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区域,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在制作大模型的时候,融入了重庆地面的温度、降水、湿度、风场等要素和复杂地形的特征。大模型此前在成渝地域挑选了9次降雨个案进行测试,准确率平均提升了20%。”
“对于公众来说,还是需要从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中来感知大模型的作用。之前我们进行了线上测试,正式发布后将用于天气预报中,之后大家应该会发现今年和明年相比,预报准确率有明显提高。”高郁东说。
大模型在计算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传统区域数值预报模式需用时1小时,大模型仅需10分钟。在预报准确率方面,大模型降雨预报准确率较传统预报最高提升36%。
目前,大模型已实现逐6小时预报成渝地区未来12小时地面降水、气温、风、相对湿度,时空分辨率达3小时、3公里;同时可预报高空13个气压层的位势高度、比湿、温度和风,时空分辨率达3小时、25公里。下一步,大模型将实现逐小时更新未来12小时成渝地区1公里、1小时分辨率的天气预报,将广泛应用于超大城市运行治理、低空经济以及危岩地灾预警等多个领域。
重庆市气象台台长张焱表示,通过大模型来提升预报准确率是新的技术手段,“比如在低空经济方面,通过大模型能够有更好的预报,特别是对无人机的飞行提供了保障。另外就是在防灾减灾方面,重庆在夏天短时强降水比较多,6小时和2小时强降水的预警非常关键,大模型也能围绕这一时段,提升对强降水的预测能力,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
上游新闻记者 何艳
友情链接:
百度推广 | ERP定制 | 弹性云 |
叉车租赁 | 叉车服务 | ERP服务 |
企业管理 | 企业推广 | 考勤系统 |
上海
黄浦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北京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密云区 延庆区
天津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滨海新区 宁河区 静海区 蓟州区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山西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