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景区公共卫生间管理水平,优化市民游客如厕体验。近期,渝中区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摸清底数、全面巡查检查、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推动景区公共卫生间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清”底数
为公共卫生间建好“身份证”
渝中区对辖区景点及周边公共卫生间进行了全面摸排,详细登记了公共卫生间位置、管理责任单位、厕位数量、第三卫生间配置、开放时间等信息,并拍摄近远景照片,形成了完整的公共卫生间统计台账,并进行动态管理。
目前,渝中区共有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鹅岭贰厂文创公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网红景点(区)18个,景区及周边公共卫生间共517座,其中景区内300座、景区周边217座(含市政环卫直管公共卫生间45座)。
同时,积极推动社会单位将公共卫生间位置信息录入百度、高德、腾讯等导航系统,方便市民游客快速查找就近公共卫生间,切实解决“找厕难”问题。
“巡”问题
地毯式巡查已完成整改40余处
为确保公共卫生间设施完善、环境整洁,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及环卫基层单位联合各街道,对景区及周边公共卫生间开展了地毯式巡查。
检查中发现的管理员信息缺失、墙面脱漆脏污、卫生不达标、灯光昏暗、通风条件差、标识不完善,以及厕所门、水龙头、感应器等设施损坏问题,均现场交办管理单位,明确整改时限,并通过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截至目前,已整改问题40余处,公共卫生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立”机制
引入社会监督优化管理措施
为巩固整治成果,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建立了《全区景点公共卫生间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按照“行业监管、属地主管、企业直管”的原则,明确了景区景点、商业街区、公园、主次干道四类公共卫生间的管理标准和监管要求。景区景点公共卫生间由经营主体或相关管理单位负责日常维护,属地街道每半月进行一次普查,区文旅委每月开展监督指导,区城市管理局环卫基层单位每日、市容环卫科每周抽查,形成多级联动监管体系。同时,渝中区还引入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市民热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处理投诉举报事项,不断优化管理措施。
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共卫生间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旅游服务品质的重要体现。下一步,渝中区将继续以“小厕所、大民生”为导向,推动公共卫生间管理提档升级,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助力打造“近悦远来”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王淳
友情链接:
百度推广 | ERP定制 | 弹性云 |
叉车租赁 | 叉车服务 | ERP服务 |
企业管理 | 企业推广 | 考勤系统 |
上海
黄浦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北京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密云区 延庆区
天津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滨海新区 宁河区 静海区 蓟州区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山西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