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一街道办事处招聘6名环卫工人,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下,引发广泛关注。据广州市新市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回应,招聘信息属实,之所以要求年龄35岁以下,主要是考虑岗位的用人需求,“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行业”。
诚然,街道办招聘环卫工,考虑到身体方面的要求,对一些具体岗位进行年龄设限并不是不行,但换句话说,用人单位同样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不同年龄的应聘者。一直以来,坊间就流传“35岁职场门槛”,或者“35岁就业危机”的说法。现在连招聘环卫工都要求“35岁以下”,无疑会加深这一焦虑。难道40岁、45岁或者稍微再年长一些,就真的无法适应环卫相关工作了吗?
从劳动力资源的总量与配置上看,如果不为35岁“解套松绑”,则意味着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逐渐短缺。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 2020》显示,1985~2018年间,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2.23岁上升到38.39岁,其中城镇38.37岁,农村38.42岁。这说明,事实上我国劳动力的整体年龄早已迈过“35岁门槛”。
在这一语境中,35岁至45岁正是一个人积攒了足够的社会与职场经验,能够为所在领域创造更多价值的“当打之年”。因此,对年龄等因素进行过多限制,仍将35岁视为职场门槛,不免有些简单粗暴,且不合时宜。对于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应该打破年龄上的限制,并通过设置考核目标等方式进行筛选,而不是让“35岁焦虑”成为公众的普遍情绪。更何况,适当放宽招聘年龄限制,有利于形成示范效应,缓解中年职业焦虑、促进整个社会的就业公平。
对此,相关部门要严格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抓好落实,引导全社会构建更加包容开放的就业观念。同时,进一步建立相关监督机制,畅通劳动者反映问题和维护平等就业权利的渠道。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从岗位实际出发,综合考量不同工种特性和年龄的匹配度,逐步破除年龄歧视,方能消除“35岁焦虑”。
没有人永远年轻,对于就业来说,年龄应该是一枚“勋章”,而不是一道“硬伤”。35岁以上的中青年群体应该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以绝对年龄为“一票否决”的用人标准,不仅缺乏了对求职者的尊重和关怀、助长了“35岁焦虑”,还寒了该年龄段人群的心。取下有色眼镜,正视“35岁以上者”,才能营造更加公平、友好的就业环境,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者都能人尽其才。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友情链接:
百度推广 | ERP定制 | 弹性云 |
叉车租赁 | 叉车服务 | ERP服务 |
企业管理 | 企业推广 | 考勤系统 |
上海
黄浦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北京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密云区 延庆区
天津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滨海新区 宁河区 静海区 蓟州区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山西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