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网站推广,网站定制,erp软件定制- 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jp | English | ge | cn
推广服务 资讯推广 地方文旅

济源招聘,就业,环卫工,年龄门槛

2025-02-19 15

近日,广州一街道办事处招聘6名环卫工人,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下,引发广泛关注。据广州市新市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回应,招聘信息属实,之所以要求年龄35岁以下,主要是考虑岗位的用人需求,“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行业”。

诚然,街道办招聘环卫工,考虑到身体方面的要求,对一些具体岗位进行年龄设限并不是不行,但换句话说,用人单位同样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不同年龄的应聘者。一直以来,坊间就流传“35岁职场门槛”,或者“35岁就业危机”的说法。现在连招聘环卫工都要求“35岁以下”,无疑会加深这一焦虑。难道40岁、45岁或者稍微再年长一些,就真的无法适应环卫相关工作了吗?

从劳动力资源的总量与配置上看,如果不为35岁“解套松绑”,则意味着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逐渐短缺。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 2020》显示,1985~2018年间,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2.23岁上升到38.39岁,其中城镇38.37岁,农村38.42岁。这说明,事实上我国劳动力的整体年龄早已迈过“35岁门槛”。

在这一语境中,35岁至45岁正是一个人积攒了足够的社会与职场经验,能够为所在领域创造更多价值的“当打之年”。因此,对年龄等因素进行过多限制,仍将35岁视为职场门槛,不免有些简单粗暴,且不合时宜。对于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应该打破年龄上的限制,并通过设置考核目标等方式进行筛选,而不是让“35岁焦虑”成为公众的普遍情绪。更何况,适当放宽招聘年龄限制,有利于形成示范效应,缓解中年职业焦虑、促进整个社会的就业公平。

对此,相关部门要严格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抓好落实,引导全社会构建更加包容开放的就业观念。同时,进一步建立相关监督机制,畅通劳动者反映问题和维护平等就业权利的渠道。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从岗位实际出发,综合考量不同工种特性和年龄的匹配度,逐步破除年龄歧视,方能消除“35岁焦虑”。

没有人永远年轻,对于就业来说,年龄应该是一枚“勋章”,而不是一道“硬伤”。35岁以上的中青年群体应该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以绝对年龄为“一票否决”的用人标准,不仅缺乏了对求职者的尊重和关怀、助长了“35岁焦虑”,还寒了该年龄段人群的心。取下有色眼镜,正视“35岁以上者”,才能营造更加公平、友好的就业环境,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者都能人尽其才。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