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网站推广,网站定制,erp软件定制- 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jp | English | ge | cn
推广服务 资讯推广 地方文旅

济源国企,智能化,山西省,潞安化工

2025-02-19 11

潞安化工集团以“精益化管理+数字化”为目标,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治理系统建设,着力打造数智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典范。如今的潞安,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化矿井、智能工厂、智能化车间、智能生产线等应用场景,不断刷新着人们对煤炭化工的企业形象认知。潞安,正澎湃着数据流动、智能升级、活力充沛的新气象。

数出一孔

从表格走向“云端”

打开云表系统,将员工出勤、能耗消耗、租赁费用等逐项填入日志,是常村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心员工陈小雷每天的规定动作。发送平台审核后,当天机电系统材料配件消耗情况一目了然,为加强机电管理、提高工作效能、服务安全生产提供了数字依据。

每天,都会有大量来自集团各个单位的数据,携带着数量庞大的信息,采集汇总至集团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它像一个容量巨大、算力惊人的“大脑”,经过精密计算、综合分析,精准呈现各单位的日常管理和财务状况。

在数字化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集团乘“数”而上,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原则,有序推进“人财物、产供销”核心业务一体化的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促进企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转变。

“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数据,没有数据就发现不了问题。基础数据相当于一个坐标,显示出你处在哪个水平。”数字化专班负责人刘雅俊说。“算账”文化,算的是数据。数据不真,算的是糊涂账,没有好的算账工具,算的是辛苦账。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就是一套能精准、高效落实“算账”文化的算账工具。

“从组织架构来说,具体到队组、班组、车间;从时间维度上来说,涵盖了每个班次;从数据要素上来说,所有经营管理数据,包括产量、进尺、成本等都要上平台,真正做到‘数出一孔’。”刘雅俊说。

经过一年努力,集团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安全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15个主要功能模块已经建设完成并全面运行,且实现了经营管理数据全量、全要素、跨组织边界,实时连接全覆盖及核心业务端到端横向协同,业务数据纵向实时洞察,为持续推动企业向“精益化+数字化”方向演进夯实了数字底座。

业财融合

从价值呈现到价值创造

“云表系统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展示能力,直观呈现了每日的销售情况,从销售量波动到客户需求变化,清晰地展现了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细节,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窗口。”天脊集团销售公司综合部负责人韩森茂展示云表系统时说。

天脊集团持续拓展深化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的应用,实现了产供销各环节的信息共享与高效协同。同时,通过对各车间云表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了解掌握各单位生产活动和预算执行情况;通过数据看板查看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利润完成率、预算完成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点和具体变化环节,制定相应措施,更好指导生产;通过化工事业部云表分析结果,对标对表兄弟单位的生产单耗、采供价格等指标,在精细化生产、合同管理上找差距、补短板,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煤基合成油公司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激发数据在支撑决策、驱动运营、优化创新方面的“乘数”效应。

在集团各单位,庞大的数据连接起财务管理与业务运营,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系统处理打破了部门信息“孤岛”,促进了业财一体化融合,打开了以“价值回报率”为中心,利出一孔、力出一孔、数出一孔的好局面。

“通过业财一体化融合,从用户到员工,从销售部门到客户,从基层队组到供应商、合作方、设备维护方,所有数据全量、全要素被采集、连接在一起,我们能随时掌握各项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根据实时反馈,动态调整我们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刘雅俊说,“下一步,我们会着重对平台进行功能完善和细节完善,不断提升体验感,满足各基层单位和各机关部门更高层次的数字化需求。”

拥抱数字化浪潮,坚持智能化赋能,集团锚定数字化建设大方向,抓住“要素、单元、因素”三个关键,用数字化打通各治理主体决策、实施、督办、考核全流程,通过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固化流程、赋能授权、提升效率,构建起全价值链精益数字化管理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数字之翼”。

智能应用

从人工巡检到远程监控

新元公司井下534米的配电室,5G无人巡检机器人进行24小时巡查,精准记录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参数,并通过5G网络回传到数据中心。

司马煤业公司选煤厂,TDS智能选矸系统对煤块和矸石进行数字化识别和跟踪,通过智能喷吹将煤块喷出,块煤通过皮带返回煤仓,矸石进入矸石仓,自动实现煤与矸石的分离。

从“凭经验操作”到“靠数据研判”,从“人工巡检”到“指尖作业”,从“实地查看”到“远程监控”,数字赋能煤炭产业,改变传统作业方式,实现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比翼齐飞”。

“以前下井,心里总有点不踏实,就怕不小心走到有风险的地方。现在有了‘电子围栏’,感觉安全多了,干活也更安心。”“电子围栏”给余吾煤业公司综采一队员工郑严明带来了安全“福音”。

集团各单位根据生产实际,在煤矿井下危险作业区域安设“电子围栏”,标识危险区域,画出安全边界。一旦检测到人员靠近禁入区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将警报信息传至地面监控中心,让安全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并采取措施。目前,各矿“电子围栏”系统已建成,投入运行。

2024年,集团紧扣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和新型工业化新内涵新要求,坚持智转数改,将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煤矿安全、综采、掘进、运输、通风等各个系统,大力推动智能化技术装备常态化运用,助力煤炭企业加速“蝶变”,煤矿“数智”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已建成并通过上级部门验收的智能化矿井有15座;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有36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23个;完成263个无人值守机房硐室以及6个机器人项目建设。

在潞安化工机械公司准备分厂,智能焊接机器人将焊枪对准焊接点,动作干练有力,焊点完美无瑕,提升了焊接精度和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煤炭经销公司智慧物流系统上线运行。厂外在途货物运送轨迹实时追踪,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在线监管难题。厂内物流无人值守,车辆自动过磅、统计上煤数据并生成报表,达到减人提效目的。

“强煤优化育新”产业布局为数字技术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为当下“实数融合”的发展篇章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数字经济是企业竞争的新赛道,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集团将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同步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深化数字技术为产业体系全方位赋能,助力潞安化工以更强劲的动力驶向更广阔的发展蓝海。

文 / 李东臻 通讯员 郭艳霞 姜蕾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