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古镇是巴渝文化的缩影,这里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川剧表演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在古镇沿街,已有不少川剧表演的场馆,如转运楼、喜舍蔬食和码头会等,这些场馆既有餐饮,又有表演,深受游客和市民欢迎。
6月28日,一家名为“渝州故事”的剧场在磁器口古镇后街开张。这家剧场由四川籍川剧表演艺术家、川剧非遗传承人王松担任艺术总监,其弟子陈刚总体负责投资和运营。该剧场主要提供川剧绝活表演,还售卖茶水,与其他不同的是,他们不提供美食。
川剧是成渝两地共同孕育的历史文化瑰宝,也分为川派和渝派。对于川派川剧能否适应重庆市场,在重庆打开局面,上游新闻记者就此提出了疑问。
王松说,无论川派和渝派,作为非遗的川剧都是巴蜀地区共通的历史文化记忆,两者很难进行严格意义的区别,而是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取长补短、融合发展。对于能否打开局面,其实市场早已给出答案。
陈刚是一名“90后”,他和师父为了普及和弘扬川剧文化,早在2018年就在成都开设了“成都故事”川剧表演剧场,“当时还火了一把,后来因为疫情影响,临时关闭过一阵,不过现在又重新开了起来。”
2023年5月,“渝州故事”抢先登陆位于渝中区的十八梯老街。经过一年的运营,该剧场虽谈不上赚钱,但运营已经走上正轨,能够保证不亏本。陈刚说:“相信会越来越好,十八梯的剧场运营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磁器口是第二站,还会有第三站、第四站。”
传统戏曲,特别是像川剧这样的地方戏曲,到底能不能经受起市场长期的检验?陈刚说,当下,“国潮”被“Z时代”年轻人推崇,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接受中华优秀的文化,“我们与传统的川剧表演不同,除了有唱段,还更加突出川剧‘绝活’。”
“我们把川剧绝活与当地城市背景进行了结合。”他介绍道,比如变脸、吐火、滚灯等绝活和具有地方色彩的武术、茶艺、巴蜀二胡、手影戏等内容融合在一起,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示给观众,让公众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巴蜀非遗戏曲文化的魅力。
采访结束时,陈刚还特别提到,他们剧场的演员大多都是“90后”,他们也更懂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他希望一方面能够传承古老川剧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能进行符合时代的创新,真正做到守正创新。
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
友情链接:
百度推广 | ERP定制 | 弹性云 |
叉车租赁 | 叉车服务 | ERP服务 |
企业管理 | 企业推广 | 考勤系统 |
上海
黄浦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北京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密云区 延庆区
天津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滨海新区 宁河区 静海区 蓟州区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山西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